10月31日上午,合肥市召开了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暨巢湖综合治理专题报告会。会议由合肥市委副书记、市长凌云主持,合肥市委中心组成员,市人大常委、市政协、市政府有关副秘书长,各县(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等一百余人出席。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史小丽副研究员应邀在会上做了“巢湖蓝藻水华发生机制、藻情分析和防控思路”的专题报告。
报告指出了巢湖因其流域的富磷地质特征,是我国受富营养化影响最早的湖泊之一。自90年代中期以来巢湖流域污染治理工作得到大力推进,巢湖水质已有很大的改善,但水体营养仍处于一个较高水平,能维持大量蓝藻生长,巢湖蓝藻水华可能长期存在。蓝藻因其自身的生物学特征,具有极强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在高营养盐水平水体中快速生长和繁殖,在合适的气象与水文条件下,大量蓝藻群体将上浮到水体表面积聚,形成可见的水华。蓝藻水华会造成水体生态系统多样性下降,严重影响水体景观,同时蓝藻会释放出藻毒素和嗅味物质,危害水生态和人体健康。报告分析了自2000以来巢湖蓝藻水华的发生强度和原因。在巢湖水体营养盐处于较高水平波动的背景条件下,气象条件如温度和风速是影响巢湖蓝藻水华强度的主导因素。报告最后提出了巢湖蓝藻水华防控的防控思路。首先要继续加强巢湖流域的综合治理,降低巢湖的污染负荷;其次加强巢湖自动监测系统和蓝藻水华预测预警系统的建设,最后在巢湖局部水域实施蓝藻防控和生态修复工程。
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老一代科学家自上世纪60年代就开展了巢湖及其流域的系统调查和研究,包括:巢湖流域背景调查、富营养化状况评价、湖泊营养盐外负荷量、沉积物理化性质和水土界面交换、氮磷在湖体内的迁移转化、浮游生物量及其生态模型、湖泊流场的数学模拟、湖泊功能区划和各功能区允许负荷量及削减量、富营养化防治途径和治理措施、湖泊环境管理等。出版了多个专著、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文。近年来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也是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巢湖项目“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的牵头单位,为巢湖的基础研究和污染治理做出来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