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

南京分院发布系统研究所二季度科研亮点工作

  南京古生物所云南虫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南京古生物所朱茂炎研究员地球-生命系统早期演化团队和南京大学姜宝玉教授课题组联合研究发现,5.18亿年前的寒武纪澄江动物群产出的云南虫,其咽弓具有脊椎动物独有的细胞软骨结构,确认了云南虫是脊椎动物的最原始类群。该研究表明,云南虫为揭示脊椎动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了关键证据,并再次展示了澄江动物群化石具有保存微纳尺度精细生物学结构的巨大潜力。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Science)。 

  紫金山天文台等小行星超长陨落带研究成果入选《自然》研究亮点。紫台李晔研究员团队等以总长度430千米的阿勒泰超长铁陨石陨落带为研究对象,结合岩石矿物学、地球化学、数值模拟等多种手段,揭示了这一全球最长陨石带的起源:一颗小行星以一定角度撞击地球大气层,并像打水漂的石头一样不断反弹,直至解体陨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子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并被同日出版的《自然》(Nature研究亮点栏目报道。 

  南京土壤所等在气候变化滨海湿地安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南京土壤所朱春梧研究员团队联合美国史密森尼环境研究中心、维拉诺瓦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团队,以美国切萨皮克湾湿地的原位开顶式气室长期实验为基础,分析了在海平面上升的情况下,长期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对C3植物生物量和湿地海拔高程的影响。该研究预警了全球变化下全球滨海湿地的安全性变迁,对我国滨海湿地保护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子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 

  南京地湖所等揭示浅水湖泊易富营养化且难治理的原因日前,南京地湖所秦伯强研究员团队揭示了湖泊水深特征与人类活动强度和富营养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不同水深特征湖泊所面临的富营养化风险不同,浅水湖泊往往分布于受人类活动影响强烈的平原和低地地区,大量氮磷等污染物排放使得该区域的湖泊易富营养化和暴发藻类水华。因此,富营养化防治应重点关注浅水湖泊,且其治理往往面临更大的难度。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环境领域顶级期刊《水研究》(Water Research)。 

  南京天光所研制的望远镜阵列在中国南极中山站投入运行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科研人员在南极中山站建成首个天文观测站点,并安装了一套由南京天光所研制的小型望远镜阵列。该阵列由五个镜筒组成,可同时开展四个光学波段大视场测光和近红外波段观测,现已投入越冬观测运行。南极中山站天文观测站点有力拓展了我国南极天文研究活动的空间,为我国南极天文研究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关键支点。 

  苏州纳米所研制出国内外同类产品中测距能力最好的微型超声传感器苏州纳米所李加东研究员团队基于MEMS加工工艺开发了一款微型超声传感器,封装后总重量0.9g,实现了大于6.2m的测距感知能力,优于目前已知国内外所有同类产品。该传感器适用于所有光照条件,能够探测所有色彩的物体,可实现目标存在探测、运动等在线感知应用,在消费类电子、汽车电子、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领域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苏州医工所等首次提出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获益人群筛选方法苏州医工所高欣研究员团队联合山西省肿瘤医院,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方法。该方法首次构建了一种面向临床应用的深度学习影像组学模型,可实现治疗前预测新辅助化疗效果,并可预测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后的无进展生存期,进而筛选出新辅助化疗受益人群。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 

  赣江创新院稀土高端铁氧体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针对我国高端铁氧体严重依赖进口的现状,为阐明稀土磁性材料磁性增强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赣江创新院深入开展新型稀土铁氧体永磁材料研究,致力于研发晶粒显微结构可控磁粉短流程焙烧工艺关键技术和窄粒散磁粉取向成型与致密化关键技术,并发展高性能稀土铁氧体智能生产技术。目前已完成小批量试生产,相关新产品正在开展客户试用评估。 

  南京天仪公司成功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态激光干涉仪,性能指标对标美国产4D动态干涉仪PhaseCam6000,实现了核心光学检测仪器的自主可控。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 苏ICP备05004321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14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地  址: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 邮政编码:210008
联系电话:025-83367159 电子邮箱:office@njbas.ac.cn

南京分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