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原院长周健民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提交了题为《科技创新应该摒弃浮夸回归理性》的发言,建议对不同领域、不同科研性质的单位和个人实行分类评价,避免只以人才头衔、论文、专利、项目经费数量这些表观的指标作为评价标准。
周健民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科技进步有目共睹,中国的快速发展与我国良好的教育和科技基础是分不开的。我们具有的引进、消化、吸收、集成、再创新方面的能力使我国迅速崛起,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建成了完备的工业体系,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出于对中国发展的恐惧,正千方百计地限制技术输出,防范中国科技发展,阻挠中国经济从中低端向高端迈进。他们对中国高新企业的限制、围堵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关键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我们在原始创新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新时代呼唤着国家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
周健民认为,我们在原始创新能力上的不足,除了发展的时间不长外,还在于科技界以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思潮。我们习惯于快速的引进,习惯于跟班式的研究,习惯于表观数据的评价。这些方式在改革开放初期和中低端技术阶段是无可厚非的。但当我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限制、甚至是重点打击对象的时候,还沿袭着这些方式就会贻害无穷。现在中国的论文数量、发明专利数量都是世界第一了,但如果静下心来分析,就会发现不管是基础研究的理论、还是重大技术的突破,都少有自己独创的东西。所谓的紧跟国际热点,只不过为国际前沿理论作无关紧要的修补,有一点进展便自称“重大突破”、“国际领先”,这种急功近利的科研模式看起来很繁荣、很热闹,却与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方向背道而驰。现行的对创新标准的理解和评价,就是看谁发表的文章多和获取的专利多。研究人员有了论文就带来各种“人才”头衔,就能获得更多项目,就可以待价而沽。不少人对名利的追逐完全掩盖了科学的本真。正因如此,大家都靠向容易发论文、论文影响因子高的领域,而跑偏了方向,忽略了长期的坚守,搞乱了整个科学体系。
周健民提到,没有基础研究的长期积累,就不可能有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就会受制于人。试想如果有多个像潘建伟这样的研究团队,有多个像华为这样的创新企业,国外又有谁能够封锁得了我们呢?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科技创新应该摒弃浮夸,回归理性。
为此,周健民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正确理解科研规律。科技及科技管理部门和人员都应远离急功近利思想,摒弃浮夸作风,让科技创新活动真正回归理性,立足长远,合理布局,脚踏实地,奋力前行。
二、重视基础研究。大幅度提升基础研究投入,改变只以项目形式投入的方式,扩大稳定投入的比重,让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人员能静下心来做研究,而不必花费大部分时间用来跑项目、写申请。
三、改变现行评价体系。要按科研规律,对不同领域、不同科研性质的单位和个人实行分类评价,避免只以人才头衔、论文、专利、项目经费数量这些表观的指标作为评价标准。对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要放宽评价周期,去除项目经费数量的指标,重在理论创新和创新潜力及未来影响。对技术应用要突出技术引领作用和应用效益。对基础研究,应以国际同行评价为主;对应用研究,应以市场评价为主,彻底改变我国科技“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现象。
四、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强化国际合作是打破科技封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要扩大开放和交流,让更多有能力的科学家走向国际舞台,融入世界科技前沿研究当中;要打造国际平台,吸引国际一流科学家来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