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新华日报】一亿年前琥珀封存 甲虫传粉最后一餐

  □ 本报记者 张宣 王子杰

  甲虫是什么时候开始取食被子植物(也称开花植物)花粉的?4月12日在植物学顶级刊物《自然—植物》刊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一项新发现: 一枚距今约9900万年前的琥珀中包裹着高等被子植物的花粉和花粉簇以及大量花粉组成的甲虫粪便,为白垩纪甲虫取食花粉提供了直接证据。

  自然界五彩斑斓、万紫千红。陆地生态系统中被子植物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大多数被子植物是依靠昆虫或其它动物传粉来维持植物种群的繁衍。但是,目前人们对被子植物的虫媒传粉模式的起源知之甚少,有助于阐释被子植物传粉起源的化石证据更是极其罕见。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蔡晨阳研究员指导布里斯托大学大一学生Erik Tihelka,并与李丽琴博士等人合作,在白垩纪中期缅甸琥珀中发现了一枚极其罕见且保存精美的甲虫化石。“经鉴定,里面的甲虫是短翅花甲科的1新属1新种,即新生粉花甲。”蔡晨阳告诉记者。

  研究团队对琥珀标本打磨处理后,利用实体显微镜、生物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观察研究,发现甲虫被超过100枚花粉颗粒包围,附近有4个聚集而成的花粉簇。这些花粉属于典型的三沟型花粉。经鉴定属于真双子叶植物,与菊亚纲和蔷薇亚纲植物的花粉接近。更为重要的是,研究人员首次在琥珀化石中发现了两枚三维保存的、由三沟型花粉组成的长柱状粪便,与甲虫距离最近的粪化石不到2毫米。“我们通过对粪化石形状、大小、组分等综合研究表明,其与现生甲虫粪便和在植物化石中发现的甲虫粪便十分相似。”蔡晨阳表示,以上一系列证据为白垩纪中期甲虫取食花粉这一生态关系的建立提供了直接可靠的证据,证明了白垩纪中期甲虫与高等真双子叶植物之间已经建立了一直延续至今的传粉关系,揭示了白垩纪中期高等被子植物传粉甲虫的多样性,为研究现代陆地生态系统中昆虫与被子植物的协同演化关系提供了关键例证。

  来源:http://xh.xhby.net/pc/layout/202104/14/node_14.html#content_910819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 苏ICP备05004321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14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地  址: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 邮政编码:210008
联系电话:025-83367159 电子邮箱:office@njbas.ac.cn

南京分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