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ational Science Review:强化湖泊综合治理,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近十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控制废水污染物排放等措施出台,我国河流水质普遍得到了改善,然而湖泊生态环境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甚至许多湖泊还出现了水质持续恶化和生态退化的现象,联合国提出的实现保护水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目标仍未达到。 

  针对上述我国生态恢复投入与水生态持续恶化的矛盾,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等项目的资助下,秦伯强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以长江流域湖泊环境修复实践为例开展研究,发现2008-2018年长江干流水质普遍得到明显改善,而流域内湖泊水质和生物多样性等指标并未好转(图1)。研究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湖泊治理策略并没有体现“生态系统是综合的有机整体”这一理念,治理方案和过程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首先,我国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偏低,氮、磷等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甚至高于湖泊环境浓度,并且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废水排放总量一直在上升,导致点源污染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控制。其次,许多湖泊流域乡村面源污染的处理率较低,太湖流域目前仅约10%的面源污染物被湿地吸纳。 

1 长江流域干流及主要湖泊水质变化趋势     

  针对国内湖泊治理效果不佳的现状,研究团队提出可持续地改善富营养化湖泊水质应当将污染治理与社会和经济发展关联起来。以太湖为例,通过水-粮食-能源-气候-经济关系框架,可将流域内的污染物处理与水量管理、绿色农业和制造业升级、沉积污染物处理、经济转型、应对气候变化等议题系统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的决策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开发能够以更大的规模、综合性地统筹和处理不同部门工作的决策工具。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启动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将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包含于其中,这反映出决策层已经认识到从区域整体的角度综合性的制定环境保护计划的重要性。 

  上述研究以Polluted lake restoration to promote sustainability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China为题发表在知名综合性期刊National Science ReviewIF = 17.25)。 

  论文链接:https://academic.oup.com/nsr/advance-article/doi/10.1093/nsr/nwab207/6438456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 苏ICP备05004321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14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地  址: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 邮政编码:210008
联系电话:025-83367159 电子邮箱:office@njbas.ac.cn

南京分院
微信公众号